青叶胆,中药名为SwertiaeMileensisHerba,是龙胆科植物青叶胆的干燥全草。其味苦、性寒,归肝、胆、膀胱经。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、利湿退黄,适用于治疗湿热黄疸、热淋涩痛、湿热泻痢、赤白带下、流行性感冒、疟疾发热、急性胃炎、急性咽喉炎、急性扁桃体炎等。外用时可治疗急性结膜炎和过敏性皮炎。内服用量一般为1015克,外用适量,鲜品捣敷或煎水洗。需要注意的是,虚寒者应慎服
青叶胆: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
青叶胆,学名Swertia mileensis,是一种生长在我国特有的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它属于龙胆科獐牙菜属,具有清热解毒、利胆健胃的功效,是我国珍贵的药用植物之一。
青叶胆的生物学特性
青叶胆的植株高度一般在20~50cm之间,茎直立,四棱形。叶片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,长2~6cm,宽0.3~1.2cm,两端渐狭,具1~3脉。圆锥状复聚伞花序,开展,多花;花梗细,直立,长3~7mm;花4数;花萼绿色,裂片线状披针形,较花冠短,先端急尖或渐尖,背面具突起的3脉;花冠白色或浅黄绿色,裂片卵状矩圆形,先端钝圆,有小尖头,中上部具紫色斑点,基部具1个腺窝,腺窝圆形,深陷,上半部边缘具短流苏,基部具1个圆形的膜片,盖在腺窝上,膜片可以开合;花丝线形,长3~4mm;花药矩圆形,长约1mm;子房无柄,狭卵形,长约5mm,花柱短,柱头2裂。蒴果宽卵形;种子褐色,矩圆形,长约0.5mm。花果期8~9月。
青叶胆的分布与生境
青叶胆主要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它多生于田边、草坡、荒地等地方,对环境适应性较强。
青叶胆的药用价值
青叶胆具有清热解毒、利胆健胃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、黄疸尿赤、胆胀胁痛、热淋涩痛等疾病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青叶胆具有保肝、利胆、抗炎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青叶胆的化学成分
青叶胆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,包括三萜类、甾体类、裂环环烯醚萜类、倍半萜类、酮类等。其中,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、抗肿瘤活性。
青叶胆的采集与炮制
青叶胆的采集一般在秋季花果期进行,采收后除去泥沙,晒干。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干燥。
青叶胆的用法与用量
青叶胆的用法多样,可煎汤、泡茶、泡酒等。内服剂量一般为10~15g。需要注意的是,虚寒者慎服。
青叶胆的注意事项
在使用青叶胆的过程中,应注意以下几点:
注意事项 | 内容 |
---|---|
剂量 | 内服剂量一般为10~15g,不宜过量。 |
禁忌 | 虚寒者慎服。 |
与其他药物 | 青叶胆与其他药物联用时,请遵医嘱。 |
青叶胆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,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。在今后的研究中,应进一步探讨其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。
以上就是黄楼生活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青叶胆,青叶胆图片「已解决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黄楼生活网!
站长不易,多多少少是点心意

